新华社太原10月8日电(记者许雄)太行山褶皱深处,一列绿皮火车穿隧过桥,蜿蜒而行,这是太原开往晋东南革命老区的8171次公益性“慢火车”。在高铁飞驰的时代杠杠配资查询平台,这样每日开行的公益性“慢火车”在山西仍有四对。
8171次列车只有三节车厢,是山西开行的最短火车。在太原站上车的崔淑红说:“这趟车全程约200公里,票价才11.5元,而且直接停到村口。”
低票价、多停“村站”是公益性“慢火车”的显著特征。很多时候,这些公益性“慢火车”让在外的游子可以离亲情更近。
8822次列车运行距离只有40公里,却从大山脚下直接开到忻州市。从定襄站上车的张老汉经常要到太原看望女儿和外孙。他说他家所在的宏道镇,很多人都坐这趟车去忻州或太原探亲。“感觉孩子离我们没多远。”他说。
在吕梁山深处,岢岚至宁武的8834次列车上,豆腐匠贾子亮是这趟车的常客。他每天晚上磨豆腐,白天坐火车到宁武火车站附近的居民小区售卖。“靠这趟车,我供出了两个大学生!”他骄傲地说。
依托这些“慢火车”,五寨胡麻油、神池月饼、武乡小米等许多原生态的乡村特产进入城市,丰富了城市居民的餐桌,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。
“慢火车”上,另一类常见的旅客是学生。很多乡村孩子坐着“慢火车”抵达了更广阔的世界。
“每逢开学季、节假日,我们的列车上就会挤满学生。”负责管理太原往返灵丘8818/7次列车的太原客运段京津车队党总支书记侯婕说,很多孩子从七八岁就自己坐车,从村里到乡镇上小学、到县城或市里上中学,直到去往全国各地上大学。
随着山西文旅的持续升温,各类出游人群成了“慢火车”的新乘客。太原客运段列车长李杰兵值乘8171/2次列车已有5年多。他说:“这几年,乘我们这趟车,到曾经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武乡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。”
8818次列车经过忻口会战、夜袭阳明堡机场、平型关大捷等战斗遗址附近,8821次列车能到达徐向前元帅纪念馆附近……“这些‘慢火车’是现成的‘红色旅游车’。”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林小静说,它们服务老区,又将更多人流引向老区,为老区的发展和红色文化传播,提供着源源不绝的动力。
为提升老区人民的出行体验,今年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对这些“慢火车”进行了升级,全面换装空调车。原来绿皮车上的摇头风扇、燃煤取暖炉“再也不见”。
2024年9月29日,国铁太原局对既有瓦日铁路进行改造,开行了连通吕梁市临县、石楼县和临汾市隰县、蒲县、洪洞县、浮山县、安泽县的旅客列车,结束了沿线5个革命老区县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。
“这几年我们还开通了太原至兴县的‘蔡家崖号’旅客列车、太原至左权县的旅客列车。铁路客运已经覆盖了当年山西所有的抗日根据地,为革命老区更好融入区域经济发展,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。”国铁太原局客运部相关负责人陈建伟说。
万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